有范 >古诗 >陪毛君游黄仙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1

陪毛君游黄仙观

宋代  苏辙  

李叟仙居仍近市,黄公道院亦依城。
定应昔日山林地,未有今时鸡犬声。
白鹤翻飞终不返,黄冠憔悴只躬耕。
试従车骑寻遗迹,恐有居人解养生。

陪毛君游黄仙观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陪毛君游黄仙观翻译及注释

《陪毛君游黄仙观》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叟仙居仍近市,
黄公道院亦依城。
定应昔日山林地,
未有今时鸡犬声。
白鹤翻飞终不返,
黄冠憔悴只躬耕。
试従车骑寻遗迹,
恐有居人解养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陪同毛君游览黄仙观的情景。诗人提到李叟(也指李白)的仙居仍然靠近城市,而黄公道院也建在城市附近。诗人认为这些地方应该是过去山林的所在地,但现在已经没有了山林的宁静,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市井声。白鹤虽然可以翻飞,但却无法再回到过去的宁静。而黄冠(指黄庭坚)虽然仍然辛勤耕作,但容颜已经憔悴。诗人试图从车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但担心那些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无法理解养生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白和黄庭坚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自然宁静与人文繁华之间的矛盾和失落感。李白和黄庭坚作为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代表了诗人向往的高尚情趣和追求,而市井喧嚣和现实的压力则成为他们无法逃离的现实。白鹤和黄冠的形象象征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怀念和追求。诗人试图从车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暗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寻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对于时代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思考和疑虑,体现了苏辙独特的思想感悟和艺术风格。

陪毛君游黄仙观拼音读音参考

péi máo jūn yóu huáng xiān guān
陪毛君游黄仙观

lǐ sǒu xiān jū réng jìn shì, huáng gōng dào yuàn yì yī chéng.
李叟仙居仍近市,黄公道院亦依城。
dìng yīng xī rì shān lín dì, wèi yǒu jīn shí jī quǎn shēng.
定应昔日山林地,未有今时鸡犬声。
bái hè fān fēi zhōng bù fǎn, huáng guān qiáo cuì zhǐ gōng gēng.
白鹤翻飞终不返,黄冠憔悴只躬耕。
shì cóng chē qí xún yí jī, kǒng yǒu jū rén jiě yǎng shēng.
试従车骑寻遗迹,恐有居人解养生。


相关内容:

自黄州还江州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过九华山

游钟山


相关热词搜索:毛君黄仙观
热文观察...
  • 临江萧氏家宝堂
    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竹简多于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
  • 次韵王适新燕
    好雨纤纤润客衣,新来双燕力犹微。似嫌春早无人见,故待帘开掠地飞。南国花期知不远,中原寒剧未......
  • 官居即事
    官局纷纭簿领迷,生缘琐细老农齐。偷安旋种十年木,肉食还须五母鸡。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
  • 山橙花口号
    故乡寒食荼醾发,百和香浓村巷深。漂泊江南春欲尽,山橙仿佛慰人心。...
  • 江州周寺丞泳夷亭
    行过庐山不得上,湓江城边一惆怅。羡君山下有夷亭,千岩万壑长相向。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