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江上闻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雍裕之
2025-07-20

江上闻猿

唐代  雍裕之  

晚上  夜市  感慨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江上闻猿作者简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江上闻猿翻译及注释

《江上闻猿》是唐代诗人雍裕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枫岸月斜明,
猿啼旅梦惊。
愁多肠易断,
不待第三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雍裕之在江边听到猿猴的啼声时的心境。诗人以枫岸倾斜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愁苦和不安。猿猴的啼声打破了他的旅途梦想,使他更加感到困惑和痛苦。诗人在心境的压抑下,感到愁绪纷至沓来,以至于他不愿再等待猿猴的第三声啼叫。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凝练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不安情绪。首句"枫岸月斜明"描绘了一个月色斜照的枫叶岸边,给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感觉。第二句"猿啼旅梦惊"通过猿猴的啼声作为触发,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他的旅途梦想被打破,引起了他的恐慌和困惑。第三句"愁多肠易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痛苦,他的忧愁如此之多,以至于心脏都变得脆弱易碎。最后一句"不待第三声"显示了诗人的急躁和不耐烦,他不再等待猿猴的第三声啼叫,意味着他不愿再受到更多的打扰和困扰。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情绪和对痛苦的抗拒。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声音的描写,诗人以微妙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味到他的苦闷和困惑。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旅途中的不安和困顿。

江上闻猿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wén yuán
江上闻猿

fēng àn yuè xié míng, yuán tí lǚ mèng jīng.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
chóu duō cháng yì duàn, bù dài dì sān shēng.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相关内容:

移住别居

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

客舍喜友人相访

赋蕃子牧马

听芦管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经端溪峡中
    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重林宿雨晦,远岫孤霞明。飞猱相攀牵,白云乱......
  • 送寒岩归士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
  • 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 白人
    暖风入烟花漠漠,白人梳洗寻常薄。泥郎为插珑璁钗,争教一朵牙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