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郊
2025-07-20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唐代  孟郊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珪。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仿佛愿攀跻。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在山中有一个如琉璃世界般的地方,离尘不染的琅琊溪。房廊穿越峰岩,道路随着地势起伏。青蜺舔漱碧澄的白石,翠绿的烟雾中含着清新的青春。客人来到这里,暂时忘却俗务,不想佩戴华丽的珍宝。树梢上的灯火在夕阳下闪烁,云端上的钟声与佛声和谐共鸣。时光虽然相同,但追求的轨迹各不相同。只有在清澈的夜晚梦里,仿佛愿意攀登上去。

【诗意】这首诗以琅琊溪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山水世界。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希望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暂时远离尘嚣,放下名利与世事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静。诗人通过描述清澈的溪水、青翠的山林、澄净的白石等物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脱俗的情调。

【赏析】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给人一种离尘不染、清新宁静的感觉。描写琅琊溪的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以及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的景象,都体现了自然山水的美态。诗人通过描述客人来到这里暂游践的情景,表达了对于放下世事烦忧,追逐内心宁静的向往。最后的清宵梦和攀跻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追求,并希望能够在梦中实现。整首诗虽然以琅琊溪为中心,但却通过描绘雅致的山水景象,表达了对于宁静、脱俗之生活的向往。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拼音读音参考

hé huáng fǔ pàn guān yóu láng yá xī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shān zhōng liú lí jìng, wù wài láng yá xī.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fáng láng zhú yán hè, dào lù suí gāo dī.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bì lài shù bái shí, cuì yān hán qīng ní. kè lái zàn yóu jiàn, yì yù wàng zān guī.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珪。
shù miǎo dēng huǒ xī, yún duān zhōng fàn q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shí tóng suī kě yǎng, jī yì nán xiāng xié.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wéi dāng qīng xiāo mèng, fǎng fú yuàn pān jī.
唯当清宵梦,仿佛愿攀跻。


相关内容: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越中山水

游韦七洞庭别业


相关热词搜索:皇甫琅琊
热文观察...
  •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大贤为此郡,佳士来如积。有客乘白驹,奉义惬所适。清风荡华馆,雅瑟泛......
  •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眼在枝上春,落地成埃尘。不是风流者,谁为攀折人。宁辞波浪阔,莫道往来频。拾紫岂宜晚,掇芳须......
  •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征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胡为戛楚琴,淅沥起......
  • 游石龙涡(四壁千仞,散泉如雨)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畜异物皆别,当晨景......
  • 看花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