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21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

宋代  陈著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翻译及注释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译文:
浮躁的世俗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流,谁能够守住古老的道路、保持纯朴的生活。
白云整日静静地朝向远方,紫气时而降临并停留。
鸟儿啼叫已经呼唤着春天的到来,醉骡儿曾经怀念过往的游玩。
山林中的欢乐事物输给了你的早逝,而我却还未遇到仙家的炊烟已经转身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朴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浩渺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白云、紫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与此同时,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喧嚣以及对个人遗憾的描写,更加凸显了对宁静和纯朴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薄俗滔滔逐水流"描述了社会的浮躁和喧嚣,而"谁能古道两绸缪"则表达了诗人对返璞归真、守住传统的向往。"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描绘了宁静祥和的景象,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的最后两句"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用寓言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人认为自己错过了享受山林之乐的机会,而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经离他而去。"仙炊"象征着仙家的炊烟,意味着诗人对纯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这样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纯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ào jǐng wén jiàn jì huái qīn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

báo sú tāo tāo zhú shuǐ liú, shuí néng gǔ dào liǎng chóu móu.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 zǐ qì yǒu shí lái gèng liú.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tí niǎo yǐ hū chūn dào le, zuì lǘ céng jì jiù yóu bù.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shān lín lè shì shū jūn zǎo, wèi yù xiān chuī yǐ zhuǎn tóu.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相关内容:

次韵张子开教授游杖锡寺偶成

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

次韵游南山寺

次韵云岫偶成

次韵应诚则次杨君贵来求乃父长卿墓铭


相关热词搜索:次韵景文
热文观察...
  • 次韵赵菊泉
    世衰人物眇,犹见得閒平。劫火诗书脉,春风杖履盟。霏霏木屑话,淡淡菜羹情。相对青镫下,平生心......
  •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诗书事冷官符惞,韦布形枯缯户肥。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
  • 次韵朱景伯来见
    平生四海弟兄之,况是乡关见白眉。方醉梦中能独醒,自离乱后笃相知。溪山坎坎劳飞旆,风雨潇潇苦......
  • 次韵竹石亭
    卷收湖海入高怀,勘破人閒蛇影杯。老骨耐看寒后柏,古心相沃渴中梅。何妨风日同清美,不怕山云碍......
  • 次韵竺梅潭老境
    浮生年复年,安处即神仙。子壮閒专日,家和笑答天。软炊脂白米,甜酿雪清泉。蔗境有余味,吟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