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出塞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戚继光
2025-07-21

出塞二首

明代  戚继光  

出塞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出塞二首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出塞二首翻译及注释

《出塞二首》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壁凌虚万木齐,
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
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
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
欲乞君恩试马蹄。

中文译文:
高耸的山壁凌空而立,无数树木齐齐生长,
模糊间仿佛是武陵溪水。
长城曾经承载无数胡骑的敌袭,
辽阔的大漠初次被汉鼙声惊动。
国士为国家而死已经无数,
边塞的机关陷入孤寂,剑空携带忧愁。
传闻天山之险胜过一切,
愿借君恩试试马蹄的迅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边塞戍卫的景象和边塞戍卫士兵的忠勇精神。第一句描绘了高耸的山壁和茂密的树木,给人以壮阔和繁茂的感觉。第二句提到了武陵溪,用以比喻边塞的景色,暗示边塞的艰险和辽阔。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长城曾经承受的胡骑的侵袭和大漠初次被汉鼙声惊动的情景,凸显了边塞的危险和紧张氛围。

第五句表达了国士为国家而牺牲的事实,暗示了国士们的英勇和无私奉献。第六句描述了边塞机关的孤寂和战争的凄凉,剑空携带着忧愁的意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天山之险的传闻,将天山的险峻和边塞的困难相联系,希望得到君主的恩赐机会,以展示边塞戍卫的马背威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表达边塞戍卫士兵的忠勇精神,展现出作者对边塞戍卫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希望和期待。

出塞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 sài èr shǒu
出塞二首

shí bì líng xū wàn mù qí, yī xī yí shì wǔ líng xī.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cháng chéng jiù yǐn fēn hú qí, dà mò chū jīng guò hàn pí.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guó shì sǐ lái jīn yǐ jǐn, biān jī chóu jué jiàn kōng xié.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tiān shān wén shuō yóu jiā shèng, yù qǐ jūn ēn shì mǎ tí.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相关内容:

辛未除夕

出塞二首

题武夷

登盘山绝顶

过文登营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出塞
热文观察...
  •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受降新筑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障燧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东回地轴山河固,西拥天关宫......
  • 伏龙寺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
  • 客馆
    酒散寒江月,空斋夜宿时。风如万里斗,人似一鸡栖。生事甘吾拙,流年任物移。边愁频入眼,俯仰愧......
  • 塞外观音岩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
  • 行边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