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7-20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唐代  刘长卿  

乐府  讽刺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翻译及注释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首诗词,创作于唐代,作者是刘长卿。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张夏雪夜晚乘船旅行的场景,面对寒冷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张夏雪一起勇敢面对寒冷旅行的心情,共同乘船远行,不畏严寒。在黄昏时分,他们即将分别离去,江水与潮汐之声似乎昭示着离别的情感。江水冰封下的潺潺声音,雪中平坦的沙路,都在强调寒冷的环境。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古剑已经不再锋利,由此可以推断出,诗中所谈到的赠品(剑)已经不再有重量感,这可能指示了作者与张夏雪的情感已经淡薄。

这首诗描绘了刘长卿与张夏雪旅行中的苦寒环境和离别情感,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深情。同时,诗中的寒冷环境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面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冷漠,使人们感到无助和疏离。整首诗语言简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深沉动人,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能力。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zhāng xià xuě yè fù zhōu fǎng bié tú zhōng kǔ hán zuò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piān zhōu chéng xìng kè, bù dàn kǔ hán xíng.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
wǎn mù xiāng yī fēn, jiāng cháo yù bié qíng.
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shuǐ shēng bīng xià yàn, shā lù xuě zhōng píng.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jiù jiàn fēng máng jǐn, yīng xián zèng tuō qīng.
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相关内容:

杂曲歌辞·杨柳枝

题远公经台

烛影摇红(元宵)

长信怨

留别王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相和歌辞·秋胡行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路陲。时逢大道无难阻,君方游宦从......
  • 西京守岁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耿耿他乡夕,无由展......
  • 燕居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
  •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
  •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南吕羽
    於穆濬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