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采桑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0

采桑子

宋代  黄庭坚  

采桑子  

樱桃著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
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
少个人人暖被携。

采桑子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采桑子翻译及注释

《采桑子》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樱桃结子像红豆,
不管春天是否归来。
听说它开花时,
蜜蜂受到吸引,蝴蝶受到衣服的吸引。

楼台上的灯火明亮,珍珠和翡翠闪耀,
美酒使人陶醉,歌声使人迷醉。
醉倒在东西的玉床上,
少了一些人们相互取暖的陪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樱桃树结出的红豆般的果实,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作者听说樱桃开花时会吸引蜜蜂和蝴蝶,这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诗中描述的楼台上灯火明亮、珠宝翡翠闪耀,以及陶醉的美酒和迷人的歌声,营造出欢乐和热闹的氛围。然而,诗末提到少了一些人们相互取暖的陪伴,暗示着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塑造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作者通过对樱桃树和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宴会欢乐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情温暖和友谊的思念。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诗歌才华。

采桑子拼音读音参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yīng táo zhe zi rú hóng dòu, bù guǎn chūn guī.
樱桃著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wén dào kāi shí.
闻道开时。
fēng rě xiāng xū dié rě yī.
蜂惹香须蝶惹衣。
lóu tái dēng huǒ míng zhū cuì, jiǔ liàn gē mí.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zuì yù dōng xī.
醉玉东西。
shǎo gè rén rén nuǎn bèi xié.
少个人人暖被携。


相关内容:

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

寿春节进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鹭鸶

鹧鸪天(丁已除夕)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绣岭宫词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 满江红(题范尉梅谷)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
  • 双雁儿(除夕)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
  • 感时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
  • 喝火令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