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并州道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牧
2025-07-20

并州道中

唐代  杜牧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
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并州道中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并州道中翻译及注释

《并州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军劳累我感到疲倦,
苦苦吟唱却无人聆听。
边境的城楼上春天覆盖着白雪,
边陲的角落里傍晚吹起了乌云。
远远望去,无人的踪迹,
回头望去,送走南飞的雁群。
如何拯救公子的困境?
他饮酒高卧,醉得烂醉如泥。

诗意:
《并州道中》以军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边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自身的行军经历,描绘了行军劳累和吟咏无人问津的孤寂境遇。诗中描绘的戍楼春雪和边陲的夕阳乌云,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荒凉和艰苦。诗末提到公子,暗示了诗人对身处困境的高官子弟的关切,但面对困境,公子只能通过酒来逃避现实。

赏析:
《并州道中》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军旅生活中的辛酸和孤寂。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如戍楼春雪和边陲夕阳乌云,通过景物的对比来突出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艰辛。诗中的"行役我方倦"和"苦吟谁复闻"表达了诗人对行军劳累和吟咏无人问津的无奈与疲惫。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公子"作为形象,提出了一个无解的问题,暗示了官员子弟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无能为力。整首诗以一种凄凉的笔调,传达了战争和边塞生活的无奈和艰辛,展示了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并州道中拼音读音参考

bīng zhōu dào zhōng
并州道中

xíng yì wǒ fāng juàn, kǔ yín shuí fù wén?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shù lóu chūn dài xuě, biān jiǎo mù chuī yún.
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
jí mù wú rén jī, huí tóu sòng yàn qún.
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rú hé qiǎn gōng zǐ? gāo wò zuì xūn xūn.
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相关内容: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故洛阳城有感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过勤政楼

赠别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并州
热文观察...
  • 重送王十
    分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 书情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飞鹊徒来往,平阳公......
  • 秋岸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雕疏。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曾入相思梦,因凭附......
  • 台城曲二首
    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王颁兵势急,鼓下坐......
  • 重送
    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